当心,这六个“不等于”,是常见的控糖陷阱! 你得分清
我国算糖尿病的“重灾区”
患病人数高居世界首位,已达1.14亿!
糖尿病是伴有多种代谢异常的疾病
因此它会有很多并发症
如视物模糊;四肢自发性疼痛、麻木;心脑血管病
……
而这些慢性并发症也逐渐成为糖尿病人死亡主因
病程越长,并发症可能越多
危险也更近一步
因此
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生活基本离不开“控糖”
而这些“想当然”的控糖误区
则可能成为病情好转的最大阻碍
//空腹血糖正常≠没有糖尿病//很多人测血糖,都只是测一下空腹血糖,但实际上,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,都是糖尿病诊断及病情监测的重要指标,二者可以互补但不能相互替代。若只查空腹血糖,不仅会遗漏一些处于糖尿病临界值的患者,也就是糖前期患者,也不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病情,减少并发症。相关研究发现,餐后高血糖会增加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危险,也会加速视网膜病变的发展进程;此外,餐后高血糖还是大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。因此,除了查空腹血糖,糖尿病高危人群还应主动要求查餐后2小时血糖。
测血糖注意事项
测血糖一般选择前4个手指指肚的两侧,避开中间的位置,指肚和指尖中间位置经常会用到,扎中间容易感染,而且两侧神经分布要少一些,能减少痛觉。扎出的第一滴血不能采用,避免有误差。取血完之后用棉签按压住取血位置三分钟。
糖尿病指标:空腹血糖≥7.0mmol/L,餐后2小时血糖≥11.1 mmol/L。
糖尿病前期指标:空腹血糖:6.1~6.9mmol/L;餐后2小时血糖:7.8~11mmol/L。
//治疗后血糖正常≠糖尿病被治愈//
对于糖前期患者,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,有逆转糖尿病的可能;但对于确诊的糖尿病人,即使病情较轻,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,血糖降至正常范围,也不能认为糖尿病被治愈。
以目前的医学技术,只能控制糖尿病,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。
而且糖尿病的治疗核心不仅要重视血糖指数,更要预防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,如:高血压、高血脂、冠心病、肾病等等。
因此,即使血糖达标,仍要定期监测血脂、血压、糖化血红蛋白、视力等指标,并坚持合理的饮食控制、规律的体育运动。
//降血糖≠血糖越低越好//
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,血糖高了的确不好,但是血糖过低也很危险!
当糖友血糖低于3.9mmol/L时,就会出现如饥饿、出汗、手抖、头晕、心悸、眼前发黑等低血糖症状,如果这个时候不及时补充糖,轻者出现头昏眼花、四肢无力;严重时会引起大脑功能障碍,导致意识恍惚、抽搐惊厥,甚至昏迷死亡!
一般情况下,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应控制在4.4~7.0mmol/L,但需注意,根据不同的病情,控糖指数会有差异,应该谨遵医嘱。
//血糖降得快≠药物效果好//
糖尿病人一直将“血糖”视为大敌,一经发现血糖升高,恨不得立刻降下来,也因此把血糖降得快与否,作为降糖药好坏的评判标准。
殊不知,血糖降太快,会带来较大的风险:视物模糊、损伤脑细胞、低血糖反应、心肌梗死。
所以,治疗糖尿病一定遵照医嘱,不要随意增减药物或者添加一些疗效不清、剂量不详的偏方等,以免血糖不稳定,甚至发生低血糖等风险。平稳降糖、监测病情、及时调整用药才是正确的。
//用胰岛素≠病情严重//
部分糖尿病患者认为注射胰岛素等同于病情严重、已经没有药物可以控制了,想当然认为打胰岛素是控制糖尿病的最后一招。
事实上很多初发的糖尿病患者也会使用胰岛素治疗,而且部分患者注射胰岛素后还可以换回口服药治疗。
而且糖友及时使用胰岛素不仅可使血糖控制及早达标、减少远期并发症,还有助于保护残余的胰岛β细胞功能,从而延缓糖尿病的发展进程。
所以胰岛素注射并不代表病情已经“无可救药”,只是医生根据个人血糖水平和身体情况提出的不同治疗方式,患者不必过于恐惧与忧虑。
//清淡饮食≠不吃荤//糖尿病算“富贵病”,因此很多人在确诊后医生都建议要“清淡饮食、多吃粗粮、控制主食”,但在贯彻这一建议时,有些人用力过猛,不吃荤食、不吃主食、顿顿粗粮。要知道动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质是人体所需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,各种氨基酸、维生素等,也非常容易被人体吸收,若是长期吃素,会导致营养不良;
另外,主食是运动、代谢等生命活动能量的主要来源,长期不吃主食,能量供应不足,容易降低人体抵抗力;
虽然膳食纤维对控制血糖有利,但若是顿顿吃,会增加肠胃负担,影响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吸收,不利于胰腺功能的恢复。
因此糖尿病人吃肉应选择鱼类、禽肉类,每天40~70克;每餐主食量最好保持在75~100克,可以根据身高、体重、运动情况调整;要粗细搭配,每天粗粮占主食的比重不要超过1/3。
来源:BTV我是大医生
当心,这六个“不等于”,是常见的控糖陷阱! 你得分清的更多相关文章
- 《孙子兵法》:让你得意忘形的顺境,也是人生覆灭的陷阱
《孙子兵法》:不攻金刚之寨,不打丧家之犬。人生要有避开锋芒的智慧,更要有给他人留余地的胸怀,避开锋芒是为自己避免伤害的根 ...
- 为什么这种背痛躺下比站着痛? 这5群人要当心
根据外媒express的报道,胰腺癌在其早期阶段通常不会引起任何症状。随着疾病的进展,癌症的一些迹象可能开始显现。虽 ...
- 吃饭差、爱感冒?当心孩子脾胃气虚!
宝宝甚至是成人的体质好坏的关键都在于脾胃协调,一旦脾胃气虚,身体整体免疫水平也就跟着降低了。因此,家长要特别注重对宝 ...
- 会计离职要小心了,这样写离职原因当心拿不到工资!
一般来说,我们会认为,在离职的时候写因为"个人原因"离职,就跟单位没有关系了。但是,有以下这种情况,也是可以和单位 ...
- 在服用益生菌之前,你得知道这四件事
在服用益生菌之前,你得知道这四件事
1
益生菌怕杀菌消毒制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... - 很多人吃东西不注意,当心这种病的发生风险增高
声明:1.文章版权归大专家.COM所有。2.尊重原创,欢迎转载,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。3.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其他 ...
- 当心!这个东西吃多了,真的会变傻!大部分人都中招了!
只想着吃点什么让脑瓜子变得更聪明?你知道吗,还有食物吃得不对会损害大脑健康,导致大脑早衰!那么哪些食物吃了会让大脑衰老呢 ...
- 店员高收入不等于高工资 开店笔记
说一下员工管理的事情。
前几天,一位学员很苦恼,因为疫情影响,今年生意比去年少了些,但员工工资没有变,对员工其实已经 ... - 警惕!经常感到乏力,当心被心血管疾病盯上了!
乏力
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一种情况
但如果长期力不从心的乏力
我们就不能听之任之了
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告 ... - 请不要被坏情绪打败,你得在快乐中生活
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和苦衷,遇事基本上都有两个选择,不是“快乐”,就是“痛苦&r ...